[舆情观察]到底是谁在“保护”落马的“表哥”?

2013-03-22 14:17:19 hsx

    新华舆情北京 3 月 22 日电(记者 刘军)“表哥”杨达才回眸一笑,没生百媚,却多是非。“表哥”一笑,网络沸腾。时至今日,依然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如今的“表哥”也许不知道,这个世道并非“人走茶凉”。“表哥”娘家人——陕西省相关部门,为了是否公开杨达才个人工资收入这样简单明了的事务,竟然“及时邀请省法制办、省政府法律顾问等专家多次座谈,通过探讨、研究,依据《条例》等相关规定,及时给予了答复。”当然,答复的结果是“表哥”的工资公开不得。

 之前媒体报道称, 2012 年 9 月 1 日,湖北三峡大学学生刘艳峰向陕西省财政厅寄送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申请公开原陕西省安监局局长、“表叔”杨达才 2011 年度工资; 9 月 18 日,陕西省财政厅回复称:“杨达才个人工资收入事项,不属于陕西省财政厅政府信息公开范围。”

 大学生“不自量力”吃了“闭门羹”,若是“表哥”知道,必然又会“回眸一笑”,不,前车之鉴,这次笑不得,得偷着乐!

 21 日,陕西省政府办公厅通过陕西省政府官方网站发布《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2 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首次提到了 2012 年陕西省政府部门关于处理“湖北大学生申请该省安监局原主要领导工资收入”过程中的一些细节。这些细节中,让人心生疑问处不少。

    其一,公务员的薪水源自纳税人,纳税人起码该有个知情权吧?其二,公务员工资收入并不等同于公务员所有财产。如果说公务员财产公开尚需时日,工资收入难道不能让阳光照耀一下?其三,公开与否,既是妇孺皆知的简单道理,又是打造“阳光政府”的必然趋势,需要专家座谈,而且是多次“探讨、研究”吗?其四,如此“探讨、研究”,专家们多次座谈的结果竟然是“不属于信息公开范围”,这难道就是所谓的“及时给予了答复”?

 不知是荒诞,还是讽刺,这份报告特意强调:“ 2012 年 12 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国脉互联政府网站评测研究中心组织的‘ 2012 中国政府信息公开评估活动’中,陕西省名列省级政府信息公开第一名,荣获‘政府透明度领先奖’。”

 如此“公开信息”,如此专家多次座谈的“成果”,竟然荣获“政府透明度领先奖”,不知道公众心里会是什么滋味?

 


来源: 新华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