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观察: 虐童事件频发 网民呼吁“虐童罪”立法

2012-10-29 15:13:15 hsx

    【事件回顾】

    近段时间,各地相继曝出了好几起“虐童”事件,先是扇孩子耳光,再是揪耳朵悬空,有的是让孩子互打耳光,有的是暴打孩子。人们“震惊”地发现,在我们身边虐待孩子的现象竟如此普遍。

    山西太原

    10月15日下午,太原市蓝天蒙台梭利幼儿园一女老师,在短短十几分钟时间里,狂扇一女童几十个耳光。其他孩子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施暴。该事件随即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据“新华网”)

    浙江温岭

    10月24日,一张浙江温岭幼师虐童的照片在网上疯传。一幼师拎着一个孩子两只耳朵提离地面近20厘米,孩子表情痛苦,嚎啕大哭,而该幼师脸上居然挂着欢笑,称是为了好玩。(据“光明网”)

    湖北武汉

    近日,一名小学生因为没能按时完成布置的家庭作业,竟被老师揪住脸部向墙壁上猛撞数次,头部被撞出多个大包,面部青肿。而这名老师体罚学生并非首次,还曾评为优秀教师。可见,虐童已经成为一些教师惯用的教育方式。(据《武汉晚报》)

 

    目前,山西太原虐童涉事教师已被行政拘留15天,该幼儿园也已被取缔。浙江温岭市政府新闻办通报称,涉事女教师因涉嫌寻衅滋事犯罪,已被刑事拘留。所涉蓝孔雀幼儿园园长已被免职。

   当事人令人发指的行为似乎已经得到了应有的惩罚,然而“行政处罚”式的惩戒能从根本上遏制体罚、虐待幼儿的畸形行为吗?我们应该从这些频繁发生的“虐童事件”当中反思什么?

   【网民观点】

    幼儿园是教育系统监管的盲区

    祥和静心: 浙江温岭幼儿园虐童案,暴露幼儿园是教育系统的最大盲区。虽然,浙江温岭幼儿园这起虐童案,只是个别现象,但暴露出儿园,在教育上缺乏管理和监督,更缺乏有效的儿童教育方法,已经相当的落后和不合时代潮流,很容易成为敛财的工具,和暴力教育泛滥成灾的温室!

    Vannia_JW: 关于近日的幼师虐童事件,表示很气愤!这老师是脑残吧!现在很多幼师,由于对学历等要求不高,于是择人条件也不高。很多初中毕业后,在报读某些职业学院的幼师教育专业,毕业后即可去院方单位就职。所以素质不高也难以避免。但是这老师做出这么多这种事,校方竟一无所知?!

    何淑敏_只系一条寄生鱼会等着Dec: 看到她狰狞的表情,我不禁打了一个寒噤,以后,叫家长如何放心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幼儿园呢?虐童事件已经不是第一次报道了,有关的法律,还有教育的培训,许多方面都要完善啊。

    反思“虐童”背后的社会原因

    真心英雄blog :“没有虐待儿童罪”法律震慑不够;有媒体死盯着说:“幼师没有教师证”等等。我认为是“社会风气败坏的结果”!不信深入调查一下:“被虐儿童,父母肯定没送礼”。虐待是想让孩子向家长递信,可就是有很多家长因为困难而不得不“不识时务”。

    集墨成趣: 只能说社会环境为她提供了犯罪的机会,并不是导致犯罪的直接原因,个人的自律是主要的。在这个社会中,每月收入不足两千元的人群要占大多数,但他们都工作得很敬业。按照他那个逻辑,是不是幼儿园的老师都有虐童的嫌疑。

    奋斗的小鸟-2012: 个人认为虐童的普遍性是因为我们的文化从来都是要求孩子听话,听老师的话,听长辈的话,理由又是那么的“充分”,都是为你好,于是为了让孩子服从,打骂孩子便成了必然的手段。做为家长,反思中。

    晴天小蜜糖: 虐童的那些人,不知道心里怎么想的,可能就是自卑,没看见欺负大人?学校没有管理吗?园长不用去班级查看吗?

    考研进行时: 都是心理畸形造成了,有一定的社会原因吧!

    呼唤“虐童罪”立法

    小贝贝cold : 浙江温岭幼儿教师颜某虐童一事引发社会关注。结合近年来多起幼师虐童事件,我国刑法应当尽快增设独立的虐待儿童罪罪名,放宽虐待儿童的入罪标准,将没有造成死伤但是性质恶劣的虐童行为予以犯罪化。

    猪猪SUMMER: 铺天盖地的虐童事件,执法力度太弱了 。

    张羽的小屋: 不能忽视对幼童的精神伤害,呼吁虐待儿童罪尽快入刑。

    笑纹村的效文帝: 浙江温岭虐童女教师已被报请批捕——增设虐童罪有无可能?

    温智标-: 浙江温岭虐童女教师已被报请批捕,中国的问题!!这是法律的问题!这是道德的问题!这是教育的问题!我们该去关注,该去解决!

   【媒体评论】

    人民网:幼教虐童事件应止于法治

    破解幼教虐童事件频发的治本之道,除了立法上明确责任主体、保护主体,完善保护制度外,更重要的还在于如何通过法律执行、适用、监督等手段切实使保护儿童的法律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对于广大幼师和相关教育机构而言,完善的法律制度和强有力的监督执行才是最好的教育,更是避免不良幼教频繁虐童的法治化正途。

    中国青年报:别等极端事件发生后才故作震惊

    其实“虐童”问题在当下社会一直存在,只是很多时候这些恶都很平庸、琐碎和分散,缺乏引起社会轰动、让舆论大哗、刺激眼球的冲击力。虽然虐童教师受到了处理,涉事幼儿园也为“聘用无证教师”付出了代价,但这远远不能消除这件事给社会带来的震惊。在家长看不见的幼儿园里,到底有多少这样无证、无良、无底线的教师?每天到底发生着多少这样的罪恶?

    山西日报:虐童事件“虐”了谁

    “虐童事件”伤害最大的是受害者及其家人。这种伤害除了体现在皮肉外,更在心理层面,尤其会给受虐孩童留下难以消除的心理阴影。虐童事件,看似当事人不小心制造,实则掀开了幼教、家政两个行业的灰色一面。其暴露出的管理乏力,制度缺失,以及相关部门和管理者的失职,必须引起高度关注。

    武汉晚报:反思幼儿园管理行为中存在的失误

    幼儿园出现体罚事件,这不是偶然的,这与当前幼儿教师聘用随意、入口把关不严、幼儿教师资格管理不科学、幼儿教育专业队伍缺乏有关。所以,该如何合理地推进幼儿师资资格管理制度,通过职业培训培养等方式提高幼师的各方面素质,这都是十分迫切的问题。

    新京报:虐童事件频发 法律专家呼吁虐待儿童罪尽快入刑

    我国刑法应当尽快增设独立的虐待儿童罪罪名,放宽虐待儿童的入罪标准,将没有造成死伤但是性质恶劣的虐童行为予以犯罪化。

    燕赵晚报:虐童事件折射幼教事业整体滑坡

    待遇、编制,加上令人迷茫的职业前景,导致幼师行业人才流动率高、幼师队伍不稳定,幼师行业成了“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队伍不稳,教师素质自然难以保证。

    瑞安日报:“虐童事件”暴露“三大缺失”

    在该事件中,女教师不是唯一该受谴责的过错人,错者有三。一是女教师的基本道德缺失。二是民办幼儿园的基本教育缺失。三是教育部门的基本管理缺失。

    【专家评述】

    中国政法大学 洪道德教授

    我们保护儿童方面的法律规定给我的感觉是保护犯了罪的未成年人这个方面的保护,法律规定的比较详细。但是对于受到违法犯罪行为侵害的未成年人的这种保护,给我的感觉法律规定的就相对比较弱一些,以后要不要考虑在这方面加强一下。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机制研究分会秘书长 施进军

    学前教育发展现在存在比较大的问题,主要是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政府部门投入不足的问题,这是很多年存在的。第二是学校管理体系不够健全的问题,这也比较严重。

    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未成年人法研究会会长 姚建龙

    目前中国的刑法中没有独立的虐待儿童罪的罪名。如果虐待儿童行为没有造成死伤后果,按照现行刑法将很难追究大多数虐童者的刑事责任,即便这种虐待儿童行为的性质十分恶劣。

    中国学前教育学会前会长 冯晓霞

    幼儿园老师直到今天仍然只是定岗没有定编,一些地区的民办幼儿园老师,还不如保姆收入高,怎么可能吸引人才留在幼教的岗位上?这几年国家重视幼儿教育,民办幼儿园扩展,教师人才的培养却不可能一蹴而就。以前都是能考上重点高中的学生才选择这个专业当幼师,现在一些职业院校,招收幼师专业完全是零门槛,这样的学生又怎么能考得到教师资格证?

   【编辑点评】

    近年来,幼儿园暴力事件屡屡发生。每每这样的个案揭露,引来舆论哗然和愤怒指责后,就是当事教师被处以从检查、停职反省到开除等惩罚,而幼儿园、学校或教育机构却少有被追究的。如此反复,警示戒除的功效却不明显。当然,事后的“亡羊补牢”很有必要,但我们更需要的是事前的“防微杜渐”。如何建立健全幼儿园办园责任的追究机制,如何强化幼儿园教育意外安全事故和违反办园行为的第三方干预,也是亟须关注和跟进的内容。只有这些欠缺都能得到有效的弥补,才有可能从根本上遏制体罚、虐待幼儿的畸形行为。

    法治与管理只能维护教育的底线,更重要一点的是,学会情感教育和尊重教育,培养孩子,也教育教师们爱的能力与正义感。教育,首先要找回那份最基本的爱与尊重。


来源: 新华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