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H5营销,引爆朋友圈的H5是怎么做到的?

2017-04-14 15:05:01 管理员

  今天就来分享并学习下数据型盘点H5。

  大家还记得微信公开课开发的h5页面《我和微信的故事》吗?瞬间引爆朋友圈,网友们争相晒出专属于自己的微信数据。你从何时起开始玩微信?你的第一个好友是谁?你的朋友圈收到了多少赞?你的发了多少红包?....每一个数据都吊足了用户的好奇心,当然我也没扛住诱惑也去测了一把。

  从14年开始H5火爆朋友圈,按照内容类型可以将常见的H5分为游戏型、会议型、互动型、纯展示型、导购型、盘点型等。

  《我和微信的故事》帮你盘点了使用微信的哪一刻起,“谁是你的第一位微信好友你去过哪里、拥有多少好友、发过多少条朋友圈收获了多少个赞,跑了几圈马拉松....”是的,它毫无疑问的为盘点型h5,在各类的h5的涮爆朋友圈的争夺战中夺得了一分。

  在做盘点型h5之前,可以先思考用哪一类型的盘点逻辑,在这个过程要考虑一下几个因素:

  1.能否体现产品特色

  2.数据是否能够获取

  3.竞品如何进行盘点

  4.用户是否会感兴趣

  总结下来,报告型数据H5、用户型数据H5、产品型数据H5中,用户型数据盘点最容易引起用户分享的。在用户型数据的选择上,只需要利用人们的癔症心理,满足用户的炫耀的需求基本就能疯转,毕竟这些数据跟自己息息相关。

  这次希望能够从这些涮爆朋友圈的盘点中的数据(内容)出发,剖析出一些值得我们在做年终盘点时复用的经验。

  1.内容挖掘

  这种重点指的是数据的挖掘,它是对外展示的内容原始参考数据。在这个环节,需要挖掘哪些类型的数据属于要运营做出决策的,具体来说可以包含以下几类数据。

  1) 用户基本数据

  星座、年龄、性别、注册时间、所在地、感情状况、收入、行业、使用产品次数、产品使用峰值等具有产品特色的用户基础数据。

  2) 互动数据

  发贴、评论、回复、点赞、搜索量、关注量、地理位置签到、打卡、购买等具有产品特色的互动数据。

  3) 产品数据

  男女比例、用户总量及增长、地理分布、功能使用时长、DAU/MAU、关键词出现频率、交易量及增长、移动端/PC端在用户与收益上的对比,等具有产品特色的互动数据。

  2.内容组织

  在第一阶段挖掘到的数据是散乱的,没有具体的主题的,有时候需要运营对这些数据的做一个分析,寻找出能够引起用户兴趣的数据主题,根据的主题确定一些有意思的维度来支撑它,同时将挖掘的到的数据尽可能的分配到这些维度中。

  以微信公开课的“我和微信的故事”主题为例,它的维度包含与微信相识、微信上的我、微信上的我们。

  3.内容包装 

  内容包装主要是指数据的包装,目前常见的包装有比例、累加、平均、趋势、分布、对比、拟物,当然也有数据本身就非常有意义不需要包装的,比如谁是你第一个加为好友的用户。这里不做赘述,总的来说一个原则就是要呈现最有意思的数据给用户。

     


来源:[db: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