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时代:数据十年

2013-09-03 13:16:17 hsx

  伊时代2013年的十周年晚会低调、温馨。这家专注数据安全治理与服务的企业已经走过了十年。

  9.11事件至今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国内信息安全问题也深受切肤之痛。2002被称为“信息安全问题年”。信息安全产品测评认证中心吴世忠主任在总结这一年时说:“纵观国内2002年信息安全问题: 从互联网扩大到基础网络、从个人的好奇到有组织的犯罪、从间接的损害到直接的损害,从局部的影响到广泛的影响。”然而,这一年国内的信息安全市场增长率高达7 9 %。主流产品以防火墙、IDS 、防病毒、CA 、加密机为主。

  2003年,美国对伊拉克发动战争,双方网络战也随之升级,引发美国史上最大的黑客恐怖袭击。

  这一年的3月,福建省省干部局大楼里面来了一群创业的年轻人,挂牌名为:“伊时代”,专门从事计算机数据安全产品的研制和服务 ,一个不大的办公区,20多人 。然而,十年后的今天,伊时代已拥有几百号员工,超过1万平方米的独立办公楼,年收入超过2亿多元人民币。

  2003年的信息安全企业大都还未实现规模化和系统化,各个应用单位对信息安全产品的配备还处于“被动”状态。这个时期是信息安全的萌芽期,主要以网络安全抵御为主,市场主体是政府、电信和金融行业。

  2004年伊时代自主产品研发成果有了重大突破,取得了我国计算机软件数字安 全领域的创新技术,并研发出了“ 防变质、防泄密、防抵赖”的“三防”产品,“三防”产品得到当时业界的认可,并在市场引起强大的反响。这项自主创新的

  数据安全技术和产品奠定了伊时代技术产品发展的基础。

  从2005年开始,中国信息安全产品市场,除传统的三大件产品依然保持较高增长外,UTM成为这个时期的网络安全代表产品 ,安全技术日益向纵深化发展,一些新兴数据安全产品随着市场需求,也逐渐成熟并在市场中得到应用。伊时代这一年正式推出自己的数据安全主打产品:“网剑网络文件保险柜 ”,就是我们 现在称为的“大保险柜 ”,并在数据安全领域形成了自己的核心技术和竞争力:一个是“以保险柜为主的,包括终端安全管理、移动存储介质管控以及文档防泄密”的完整的数据防泄密解决方案及系列产品;另一个是“以防抵赖技术”为核心的,包括“电子证据生成、黑匣子(原生态数据保全系统)、文档送达系统等”的系列产品和解决方案。

  防泄漏产品线的拳头产品以“大保险”为主,它是根据数据安全的需求,模拟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保险柜,在网络保险柜中提供独立的隐私空间。伊时代在当时的技术环境中是相对先进的,直到现在还是相对先进的。这个“大保险”在军工、政府、电力行业的项目突破, 也成为日后伊时代自身增值的因素之一。

  2007年,非法盗取数据的案件重新抬头,重新抬头的数据盗窃给企业造成的损失不断增加。据独立研究机构Ponemon Institute的研究表明,每丢失或被盗一条客户记录造成的平均损失达到197 美元,较2006年增加 8 %,较2005年增加43%,每次数据泄露事件对企业造成的平均损失高达630万美元。

  从2008年起,安全防护开始从单一产品向安全体系转变。安全防护作为一个系统整体的概念被推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疗方法已经落伍,以安全产品的有机组合形成一个安全防护体系,才能真正提高信息安全性能。伊时代产品的研发紧跟市场需要,由7款网剑系列数据防泄密产品统一在1个平台上进行管理使用,外加1个数据库管理,形成数据防泄漏“7+1+1”产品体系。选取7个安全产品中的一个或多个进行灵活组合应用,平台遵循“进不来、拿不走、看不懂、跑不掉”原则,具有极强的扩展性,兼容第三方安全产品,保护用户前期投资。“7+1+1”体系特色在于:统一认证:标准接口,可实现单点登录;统一代理:资源占用少、不易引起冲突;统一平台:不同产品间容易协作和配合;扩展性强:兼容第三

  方安全产品,保护用户前期投资;合规性:组成平台的安全产品都具有国家保密局、公安部、军用信息安全品认证中心颁的相关证书 ,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

  这个时期的企业用户对数据信息安全的建设内容和意义了解更深刻,态度开始“主动”起来,并开展对信息安全建设的规划和部署,信息安全建设开始成为企业IT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优秀的产品,必定带来企业的发展。2009 年11月,伊时代搬迁福建留学人员创业园,注册资本也上升到了接近5000万元 ,队伍不断壮大,福州、北京、上海 三地分别建立了研发中心以及研究院,在成都、武汉、广州、先后设立了四个办事处。

  2010年以后,随着数据日益成为企业价值的核心以及随着数据分布、数据种类、数据规模的变化,数据安全日益成为新计算环境下信息安全的核心,所有的安全手段最终都是为了保护数据。为保证数据信息安全存储与网络安全传输、防止信息丢失或泄密,伊时代以科学的管理涉密数据信息而定制研发出一套数据集中管控系统。基于在信息安全领域多年的专业服务经验,整合数据信息集中存储、数据加解密、认证授权、流程控制以及严格审计等多项技术,为用户的数据安全信息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通过本系统可以有效保证数据信息的完整性、安全性、合规性和保密性,达到“终端不留密,个人不存密”的电子文件安全管理标准。伊时代的电子文件集中管控系统已经应用国家涉密单位。

  生命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构成生命的组织不断地新陈代谢,推陈出新。2013年伊时代强势注入强劲血液,杨颖毅先生加盟伊时代任CE O,格局重新划分,技术产品负责人来势也更加“凶猛”。董事长许元进先生善于在改变中寻求卓越,

  将最优质的资源排列组合。

  2013年同2003年貌似有相同的环境氛围,却更敏感,数据安全更加独立和突显。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宁家骏说:“‘棱镜门’把中国信息安全带到了一个更宏观层面,云计算和大数据背景下,数据安全更加重视,过去我们只是对一个小的系统或者设备做风险评估。但是,局部的风险一旦累加起来,尤其在大数据时代,通过零散信息可能会拼接出一个重要的信息在大数据时代,许多看似无关的数据经过整理分析都可能成为重要的机密数据,这些数据的泄露比围墙里面的高度机密数据泄密更可怕。”

  “棱镜门 ”背后可能还有我们未知的秘密,如何阻止这扇“门”,自主创新的技术产品想必是唯一的途径,不受制于人,才能真正的强大。伊时代在年初的时候就把今年定义为“自主产品年”。由拳头产品文件保险柜序列向集中管控序列 ,向云存储产品 ,向SOC产品迸发,将咨询先行,在各个行业取得更好的应用。

  伊时代十年,数据安全发展的十年。

  辉煌,下一个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