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上的争夺越来越激烈,无论是巨头还是创新者都希望自己能打造出下一个移动互联网入口应用。本文将为你揭开成为入口应用所需要的必要条件。
在进入正文之前,为了方便描述,我们先做如下约定:
主入口:绝大多数用户都会通过它使用互联网。
入口:指用户通过它使用互联网,但覆盖面低于主入口。
准入口应用:指具有成为入口应用的潜质,但还不为入口的应用。
入口应用:无论在用户量,产品属性等各个方面都已成为入口应用的应用程序。
传统互联网:在本文中主要指在PC端使用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在本文中主要指在手机端使用互联网。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探思移动互联网的问题,我们需要从传统互联网开始。
结论:
入口的形成是因为习惯,入口的替换也是因为习惯,而使用的简便性决定了习惯的形成与更替
佐证:
传统互联网入口的产生和PC的最初定位有很大关系,即使PC提供了大量生活娱乐功能,但是其根本仍然在于让人们更方便地获取信息。所以,获取信息始终是PC端互联网的最主要功能。
传统互联网就是在这个脉络下不断发展,从Web 1.0时代(Yahoo),再到搜索引擎(Google),再到后来的社区(Facebook)和微博(twitter)。虽然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本质并没有变,始终围绕着为用户提供信息,只是在两个纬度上发生了变化,一是主动搜寻信息的便利性(搜索简化了搜寻信息的方式),二是被动获取信息的便利型(微博关注简化了获取信息的方式,当然其中也涉及用户是否乐于分享,但本质都是信息的传递)。
何为互联网入口?顾名思义就是进入互联网的第一站。比如我们常说,搜索是互联网的入口,其实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传统互联网的主属性是信息获取,搜索也正因提供了一条获取信息的简便途径而变得如此重要。
互联网的入口就只有搜索吗?当然不是,搜索只是主入口,它满足了80%的人的80%的目的。那么其他的一些入口是哪些呢?比较典型的有游戏、社交、电商等。之所以搜索会成为互联网主入口,是因为人们使用互联网的首要目的是获取信息,所以在无形之中养成了很强的用户习惯。比如,上京东购物,仍然会有大批人群会在百度中搜索京东,甚至直接在搜索框中输入域名。也正因为搜索非常切合传统互联网的需求,所以使其牢牢的成为了互联网的主入口。
这里我们还要说一下,另一个重要的入口分支——微博。微博的存在也是为了信息的获取和扩展,其主属性也十分切合传统互联网的需求,所以微博也是一个重要入口。因此微博为了巩固这个入口,它们唯有保住自己的“命脉”——禁止搜索引擎抓取自己的数据。只有这样才能让用户养成在微博中搜索的习惯。最典型的莫过于,Facebook禁止Google抓取自己的内容。
由于马太效应和用户习惯的存在,搜索引擎和SNS产品作为入口是很难被替代的。因此要想撼动既有的强者,唯有让用户产生另一种更强的习惯,然后用一种习惯替代另一种习惯,所以入口之争又更往纵深发展了。于是系统预装的导航网站又成了香饽饽,对于大量的互联网初级用户,导航网站告诉他们哪里能看视频、哪里能玩游戏、哪里又能听音乐,关键还都是免费的。用户开始习惯将导航网站作为入口,同时上面的搜索框使用也更为方便,渐渐的,用户就习惯了,很少在意这个框是百度还是搜搜。这也是百度收购不少导航网站的重要原因。虽然导航网站也是网站,但由于能够被系统预装,所以从层级上来说它比入口级的百度更底层。如果再往下看,我们会发现浏览器的默认导航页、浏览器的搜索框、地址栏,甚至桌面上的搜索框插件等都可以更底层地将入口注入进去,但每一次必定都会简化用户的使用。所以360想得很明白,不仅抓了桌面客户端,还抓了浏览器,两手抓,两手还都很硬。既然有了这两大优势,最直接也是最简单可以挑战的,自然也就是百度了,这也就是为什么360做搜索,同时一经推出就稳坐搜索引擎老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