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kie引发网络隐私保护关注

2013-03-23 10:08:44 hsx

  新华网北京3月22日专电(记者周文林)网民个人信息及隐私泄露近年来已成为业内热议话题,尤其是近期媒体曝光Cookie可能导致的用户隐私被窃取等问题,再次引发公众广泛关注。

  近日“3·15”期间媒体曝光了一些互联网广告企业利用Cookie分析用户上网行为、窃取个人隐私后,许多网民都开始寻找清除Cookie信息的方法。

  Cookie是一种能让网站服务器把少量数据储存到客户端的硬盘或内存,或是从客户端的硬盘读取数据的一种技术。它可以用来判定注册用户是否已登录网站,从而免去用户再次登录网站重复输入的繁琐。由于借助Cookie可以跟踪、收集、分析用户上网习惯,从而帮助企业实现广告的精准投放,因此受到国内外不少互联网企业的青睐。不过不少网民批评这种做法没有尊重用户的知情权,涉嫌侵犯个人隐私。

  据了解,目前国外的IE、Chrome,国内的360安全浏览器都推出了“禁止跟踪”功能,可以有效阻止某些网站的Cookie跟踪和跨站跟踪行为,对于那些不遵守禁止跟踪协议的网站,许多浏览器还提供了隐私保护浏览器模式以及Cookie清理。而对于媒体曝光的“难以清除”的Flash Cookie,360安全浏览器目前也推出了一键清理功能。

  不过业内人士也指出,Cookie的积极作用也不能被忽视。如果没有了这项技术,许多上网的便利性以及个性化服务都会消失。因此,对Cookie应抱有科学、客观的态度,不要片面。在加强对网民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宣传的同时,今后应通过完善相关的法律和法规,规范、引导商业企业的行为,促进Cookie的合理、合法使用。


来源: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