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观察:网曝公证处官员花16万公款吃螃蟹

2012-10-19 14:42:16 hsx

    10 月 17 日, 网友 “枫杨树”, 在浙江桐乡生活 论坛上发帖称该市公证处的领导们去阳澄湖吃了次螃蟹,公款报账 16 万元 。该 网帖马上成为焦点,据不完全统计, 18 日晚 21 点,已有 14000 多的点击量,截止目前,已有近 70000 多条跟帖,公款吃喝话题再次引发了网民热议。

据《钱江晚报》报道,审计局办公室主任沈学明证实:“确实有这样一份审计报告,网帖上的内容也基本来自于报告,是真实的。”

网民声音

谁造就最牛公证处主任?

烦恼人生: 一个小小的公证处,主任有 80 多万元年薪怎么可能?桐乡市公证处不公正。

jksdf : 不仅是公证所,还有法医签定所,现在都是自收自支的挂靠单位,并且不是市场化的伪市场化的垄断单位,收入何其高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法医,看一个尸体, 2-3 千,一天看几个尸体,收入是一般工薪人的一个月收入还多。他们这样的枪钱,年收入还有不高的道理?

我是用户: 制度存在缺陷。

脱了裤子选美: 这还用问吗,这两年闸蟹要变神仙,那么肯定是要有人用公款来捧场啊。

彬慧绿洲: 被爆料出来不是你的错,如此成风,党纪何在?

希 言: 国家的纪委机关应该做得更好,群众要一起监督

黄骅知青: 根本原因是,不管主任如何胡作非为,他的上级总是装作看不到;老百姓看到了没处说,也不管用。 有多少公正项目是不合理的?高层领导审核过吗?难道某些部门领导甚至某些专家的意愿,就要左右百姓的生计?

黑夜即将过去: 一个奇怪的现象:媒体报道了,网友质疑了,就处理一个,那么纪委和检查院是干嘛的?

zihan2008062 : 心在滴血,可以有如此残酷的收入对比。拿着人民的钱,养着一群光知道吃,不知道做的废人。八十多万的年薪,多少人一生或再接一生都无法达到,而他们只是动动嘴就轻松地收入袋中,却还要望着大锅里的。

金大象: 16 万除 13 亿纳税人等于多少呢? 0.0001230769~  每个人出了这么多,不多不多,但为什么我纳税没的吃呢?

Wangzhelaozhe : 不让吃海里的(鱼翅),就改吃湖里的(螃蟹),在不让吃再改,上有政策立马有下策,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本是一群打不倒的不倒翁。

舆论声音

政府官员公款吃喝问题一直是屡禁不止,从天价茅台酒到海鲜鱼翅宴,从公务信用卡到奢侈品消费,可谓层出不穷;现在又曝出了 桐乡公证处官员花 16 万公款赴阳澄湖吃螃蟹,也许还会继续有 “巨无霸”的熊掌、鹿尾等山珍。

公款吃喝早已成为上下公认的 “ 顽症 ” ,尽管社会上一片鞭挞之声,相关部门也频频出台一些法规措施,早在1998 年,财政部就印发了《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招待费列支管理规定》,200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2009年下发的《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若干问题的通知》,还有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机关事务管理条例》,都做出了明文要求。但治理效果却如一些专家形容的,一方面是国家频繁下发治理公务接待问题的文件,另一方面是公款吃喝问题愈演愈烈。

有 《广州日报》 认为, 一个直观的原因是,接待没有具体标准。公务接待“厉行节约”,但仅仅依靠感性词汇道德的倡导无法解决现实的利益需求问题。在这个问题上,真的需要借鉴黄仁宇先生提出的“ 数目字管理 ”,让中央政府的宏观管理有切实可靠的数据为依托。

有 《反腐倡廉建设》署名任建明 的文章认为,杜绝公款吃喝的主导对策是要政府财政预算透明、公开, 把一切都 “ 晒 ” 在阳光下。

有 《新华网》 认为, 公款吃喝折射出机制“三失”,制度失守、财政失控和监督失察, 公款吃喝风虽是多年的“顽症”,但只要动真碰硬,“三失”就可以变为“三得”。


来源: 新华舆情